李开麟(1908~1995年)的花鸟画在中国画坛上独具特色,被誉为“赋予花鸟画的独特世界”。
李开麟出生于广东潮州市磷溪仙美村,自幼喜爱绘画,弱冠之年即开始习画。1921年,他考入五年制省立韩山师范图音科,师从著名画家王显诏先生,学习国画,为其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1936年,李开麟插班考入上海美专中国画系,师从国画大师王个簃、诸闻韵、诸乐三及校长刘海粟等“海派”艺术大师。在名师的指导下,他的绘画技艺日益精进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。
李开麟的花鸟画以“清、古、奇、怪”著称,笔墨简约拙重,遒劲畅逸,生动隽永。他的用笔节奏韵律特别响亮,浓墨黑而通透,凝聚又生动;淡墨则层次丰富,浅而不薄。这种独特的笔墨运用,使得他的画作既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,又充满了现代感。
李开麟的构图大胆而变化莫测,画面留有大片空白,却不显空虚。他善于运用留白来营造画面的意境和氛围,使画作更具想象力和感染力。同时,他的构图险绝而稳当,险奇屈拔,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晚年时期,李开麟的艺术语言更加简练,他的残荷、花草、苍松、枯竹等题材的作品,超越了颂唱数百年的自然美感,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。这些作品虽然没有了婀娜多姿、妍丽华贵的媚态,却给人一种迎接挑战的巨大生命力和百折不屈的精神力量。
李开麟一生致力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与研究,取得了卓越的成就。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,深受艺术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。他被誉为“岭南一绝”、“开麟荷”之雅誉,其大写意荷花刚劲傲立、卓然不屈,给予荷花超凡的风骨。
李开麟的花鸟画不仅继承了“海派”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,还融合了自己的创新元素和独特见解。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代表作品:《绣球花》是李开麟学生时代的一幅力作,运笔一气呵成,墨韵浓淡相间,干湿映衬,嫩硕对比,极见海派气韵。此画曾受到王个簃、谢公展、潘天寿、刘海粟等艺术大师的夸奖。大写意荷花系列:李开麟晚年善用方笔直线造型,在大写意荷花中尤其突出。他用饱蘸墨水的大笔侧锋绘荷叶,渴笔写荷花及茎,再以秃笔厾点花蕊和叶茎,笔法纵逸跌宕,充满动感。这些作品展现了荷花傲骨铮铮、超凡脱俗的气质。《白鹤图》是其代表作之一。他笔下的白鹤形象生动、笔触洗练、墨韵丰富,背景常衬以红梅、青松、流水等。画家的题款十分耐人寻味,如“寒来有鹤守梅花”、“野鹤无粮天地宽”等,体现了画家在孤独困境中渴望慰藉或孤芳自赏的沉郁心情。
李开麟在创作时强调“大胆下笔,细心收拾”。他认为写意画的第一笔是关键,下笔要如鸟投林,位置要最为恰当,不能修改。这种创作理念使得他的画作既具有豪放不羁的气势,又不失细腻精致的韵味。
李开麟一生追求笔墨精神,注重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。他强调以书入画,推崇诗书画印并重,力求在画作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。
概括起来,李开麟的花鸟画以其独特的笔墨特点、大胆的构图和简练的艺术语言,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。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精神内涵,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